首页 >> 诊所动态 >> 正文
CCCLE2025年年会暨“构建中国特色诊所法律教育体系”论坛成功召开
2025/11/1

CCCLE2025年年会暨“构建中国特色诊所法律教育体系”论坛召开

 

202510月2526日CCCLE2025年年会暨“构建中国特色诊所法律教育体系论坛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依工作惯例,本次年会与由深圳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同期举行。

 

开幕式阶段

 

论坛开幕式由CCCLE副主任、北京大学杨晓雷老师主持。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教授代表法学教育研究会向CCCLE年会和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对CCCLE一直以来的工作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他向与会同仁强调了推动中国高质量法学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实践教学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议各法学院校设立实践教学教研室。他还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法学实践教学,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未来发展方向谈了自己的看法。

CCCLE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龙翼飞老师做2024-2025年度的工作报告。

他首先对上一年度的十大工作成果进行全面总结,随后充分回顾了在国家宏观引领、大学主动投入、司法机关大力支持、相关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法治社会建设合力之下,中国特色诊所法律教育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化、从边缘到入主流、再到高标准管理的发展历程。他还对未来的五大重点工作做了规划和部署,勉励诊所法律教育同仁们作为中国特色法学教育的生力军、特种兵,再接再厉,争创新佳绩。

 

论坛主题发言阶段

 

论坛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CCCLE副主任、海南大学叶英萍老师主持。

南京信息⼯程⼤学魏晓红老师首先发言题为“探索构建中国特⾊⽼年法律诊所教育实践课程”。她介绍了“老龄化”社会背景、“老年法学”学科兴起和域外老年法学教育实践的情况,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老年法律诊所课程建设意义重大,亟待推进,它将在构建中国特色老年法制保障体系,讲好中国老年人权保障故事,在国际交流中掌握话语权和老年法学领域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谈人CCCLE常委、北京理⼯⼤学(珠海)张鸿巍老师从“社会所需”“国家所急”“诊所所能”“学生所专”四大维度对老年法律诊所课程与实践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和肯定,表示期待老年权益保障法律诊所在新时期能发挥更大作用。

江苏警官学院刘莉老师的发言题为“从经验传承数据驱动:诊所法律教育智慧课程的范式重构与实践样态。刘莉老师现身说法,从自己扎根诊所法律教育实践近20年的丰硕成果出发,向与会同仁详细介绍了诊所教育从“经验传承”向“数据驱动”转型过程中,如何以智慧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现最终破局。她鼓励诊所同仁坚守意义非凡的诊所法律教育,坚持必能“开花结果”,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法律人才。

谈人CCCLE常委、甘肃政法大学王老师首先代表全体诊所同仁对于刘莉老师所获国家级教学奖项表达了祝贺,并该奖项的取得对于诊所法律教育领域的非凡意义表示了肯定。指出,从不为评委所了解到斩获国赛一等奖,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是所有诊所人的持续努力,希望诊所同仁今后更加积极主动参加教学赛事和奖项的申报,进一步提升诊所影响力。

随后,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李晓霞律师题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及其对法学教育的启迪”的发言。有多年诊所法律课程教学和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指导经验的李律师表示,目前,即使在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的法学院校中,仍有部分法学院学生甚至未听说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呼吁诊所法律同仁加强宣传推广,并建议扩大诊所参与范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组织、实务部门等资源,让更多学生接触真实案件,提升专业能力与社会认知。

与谈人CCCLE常委、⿊龙江⼤学胡东老师对李晓霞律师的持续投入表示了敬意,强调律师参与诊所教育是提升诊所质量的重要环节。胡老师认为,李律师提出的“加大职业培训比重”“引入法官、检察官等实务部门专家参与诊所教育”等建议,针对性非常强,十分契合诊所教育发展需求,颇具参考价值。

 

CCCLE常委、烟台⼤学黄伟明老师主持了论坛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

CCCLE秘书长中国⼈民⼤学姚欢庆老师就新形势下中国⼈民⼤学法律诊所的探索之路”进行分享。面对诊所教育面临的办案资格限制进一步收紧等老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冲击等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各法律诊所采取多项创新举措:一方面,组织、带领诊所学生赴外地集中开展一线实践,调研企业或参与调解,要求学生提前做背景调查、列问题清单,并撰写调研日志、调解工作手册及电商权利保护指引等;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法制大模型建设,并联合互联网大厂,多诊所协同共享,让学生有机会深度接触前沿技术与应用。

与谈人CCCLE常委、⼤连海事⼤学李国强老师指出,我国诊所法律教育过去25年的探索中,虽有诸多成功经验,但绝不能固守既往模式,他强调,面对变化的世界,诊所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用新方法、新思维应对新问题,在坚守实践核心的同时实现创新,例如,涉外法治诊所法律教育的核心就应当是在我国涉外经济、政治交往实践中落地。谈及人工智能应用,他认可诊所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克服“幻觉”等负面问题的能力,警惕学生因过度依赖AI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化与法律学院周平老师的发言从民事法律诊所课程的核心地位,思政元素主要源于《民法典》,以及诊所教育的“案例筛选、实践操作、评价引导、反思总结”四大环节为主线,介绍了“民事法律诊所课程思政元素及融路径研究”的成果。强调教师需言传身教,兼顾“经师”与“人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崇尚法治,捍卫公正,恪守良知”职业品格的学生,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与谈⼈CCCLE常委武汉⼤学项焱老师在点评中首先提出了法学课程思政的矛盾处境——法学专业所有课程均蕴含思政属性,但却常面临“难以提炼亮点”的问题。随后,项焱老师指出民事法律诊所应有其区别于民法学课程思政的独特思政要点——如服务弱势群体、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等。

⼤连海事⼤学法学院聂志海老师在发言中阐述了对⾼校法律诊所课程的创新实践路径”的看法。聂志海老师代表团队汇报了该校法律诊所课程建设情况,并就课程定位提出了两点核心认知:法律诊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类课程”,诊所课“不等于法学实习课程”。同时明确,诊所课是法学实践课程体系的“核心与出口”,由此团队探索并已形成“鉴定式案例研习训练基础能力—模拟庭审沉浸式体验—诊所课程对接真实当事人”的三阶梯度实践教学体系,落地实施效果良好。

与谈人CCCLE副主任中国政法⼤学许⾝健老师强调诊所法律教育的本质是“临床指导教育”,核心是在风险可控环境下,由有实务经验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法律援助案件,学习基础职业技能、体会职业价值,尤其注重职业伦理培养。他呼吁诊所教师同仁在创新中坚守诊所教育本质,并不断推动诊所教育稳步高质向前发展。

 

诊所教师培训专题

 

10月26上午CCCLE举行了主题为“法律诊所教学中的AI赋能——以法律谈判技能实训为例”的年度诊所教师培训活动CCCLE常委扬州大学李秀老师主持CCCLE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苗鸣宇老师主讲,CCCLE常委、中南财经政法⼤学韩桂君老师点评。

 

苗鸣宇老师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诊所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法律谈判核心实务技能教学中的AI工具应用为实例,通过生动讲解和现场实操,为诊所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AI教学方案,有效破解传统诊所教学中实训场景单一、反馈滞后等痛点。

点评人韩桂君老师认为此次培训精准切中诊所教学痛点、内容务实、实操充分,且理念前瞻。

首先,培训目的是让技术服务于实务技能培养,契合当前诊所教育对“高效化、精准化”的需求,体现了对诊所教学实际的深刻理解。其次,培训中详细拆解了AI工具的应用逻辑与场景搭建,每一步均对应具体教学需求,让参会教师能直接将方法迁移到自身教学中,避免了“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的常见问题。第三,韩老师指出,苗老师始终强调“AI赋能非替代人工,而是拓展实训边界”,这一认知尤为关键——既破除了部分教师对AI技术的“畏惧感”,也纠正了“盲目依赖技术”的误区,引导教师聚焦“技术+人工”的协同:AI负责场景搭建、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教师则专注于法律职业伦理引导、复杂问题点拨,真正实现“技术为教学服务,最终回归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诊所教育本质。韩老师表示此次培训为诊所教育创新提供了清晰路径。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CCCLE副秘书长中国⼈民⼤学刘志华老师主持。

刘志华老师首先强调了平台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和进步。其次,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期望。再次,强调了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期待他们在平台中获得更多收获,能够深入讨论和交流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后,强调了全体老师的同心同德和共同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投入到工作中以激励创新。

CCCLE主任、中国⼈民⼤学龙翼飞老师为本次年会及论坛做总结致辞

龙翼飞老师首先指出,法律诊所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本次年会继续彰显了法律诊所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与会同仁对法学教师成长中国法律教育发展方向国家法治建设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活动等内容的深入探讨,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强调了法律诊所存在必要性,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诊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再次,强调传承的重要性,特别是新教师的加入,并鼓励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收获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强调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努力,展望了中国诊所法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与创新精神,并鼓励教师们在法律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到: